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 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实验教学大纲
(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医学信息专业)
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Java Programming Course Design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码:089138
课程学分:0.5(总学分0.5) 课程学时:18(总学时18)
开课单位: 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 实 验 室:B6机房
实验(实训)项目数:6 课程负责人: 吴丽
课程简介
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在学完Java程序设计课程以后进行的下一个教学环节,是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强化。它要求学生在设计中能综合运用学过的课程知识,另外还需要学生学会运用系统原则,从系统开发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设计和实现一个小型应用软件,进行软件问题定义、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全过程的训练。通过课程设计将学习到的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通过实际动手设计程序,提高学生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解决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为以后搞好其他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做一次综合训练。
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上机解决一些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规模较大的问题,通过分析、设计、编码、调试等各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Java程序设计技术,掌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设计,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设计、编程及测试能力,具有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并能形成完备的软件开发文档。通过对课程设计模拟项目的的软件需求分析与设计、编码实现与调试中异常情况的反思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Java程序设计课程一般是在第四学期或者第五学期开设,根据教育部“程序设计不断线”的要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了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相关课程,学习者已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这些都为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课程以项目为依托,采用教学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开发选题,进行课程设计,可按照学生意愿单人或小组进行开发,最终根据工作量大小以及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通过此种教学模式将知识的传授和实际的工作过程相结合,为毕业设计和今后工作进行锻炼。 因此,本门课程重要性学习者应知晓,也应具有学好本门课程的主动性及自觉性。
四、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Java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一共18学时,一般跟Java程序设计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在其结束后几周内采取集中方式开设。学生每1-4人成立一个开发小组,自由组合,共同完成一个设计题目。每组选出小组项目负责人,并对小组成员按任务进行分工。每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软件设计为中心,独立地完成从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到软件测试运行的软件开发全过程,并完成相应的文档。
实验项目(实验大纲填写)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学时 | 内容提要 | 实验类型 |
基础性 | 综合设计性 | 创新性 |
1 | 系统设计准备 | 3 | [实验目的] 进行课题的准备工作,了解设计对象。 [实验内容] 认真研究设计课题,明确设计要求、内容和步骤; 拟定设计计划、实施框架,确定小组成员。 [实验方法及原理] 文献法。 |
| √ |
|
2 | 系统需求分析 | 3 | [实验目的] 确定用户对系统目标的需求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验内容] 确定目标系统需求;进行可行性分析。建立系统的数据建立系统的数据模型(ER图)、功能模型(DFD图)和行为模型(状态图),并生成相关文档。 [实验方法及原理] 文献法,软件建模法。 |
| √ |
|
3 | 系统概要设计 | 6 | [实验目的] 模拟项目的总体设计。 [实验内容]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将信息系统按照功能划分为模块,并根据模块的设计原则进行分析和综合。 [实验方法及原理] 文献法,综合法。
|
| √ |
|
4 | 系统详细设计 | 3 | [实验目的] 模拟项目的详细设计。 [实验内容] 完成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和模块内部算法设计,用过程设计工具(如程序流程图、PAD图、N-S图等)描述算法过程。 [实验方法及原理] 文献法,综合法。 |
| √ |
|
5 | 系统编码和测试 | 3 | [实验目的] 模拟项目的编码实现、功能测试、代码测试。 [实验内容] 根据算法编写代码。采用综合测试策略对代码进行测试,先用黑盒测试法进行单元测试,再用白盒测试法进行系统测试。制订完善的测试计划,并记录测试用例和结果。对发现的错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调试。 [实验方法及原理] 文献法,综合法。 |
| √ |
|
6 | 系统完善和展示 | 3 | [实验目的] 项目功能性整改,体会增量开发的涵义。各小组对所完成项目进行展示。 [实验内容] 整理各阶段文档,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对项目代码、功能、文档等进行展示,教师进行评分。 [实验方法及原理] 文献法,综合法。 |
| √ |
|
五、评价考核
评价考核环节:平时考核由团队合作项目作业、个人作业等部分构成。包括课堂讨论、研讨发言、规格说明书、项目展示等,侧重评价学习态度、方法,知识理解、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及创新思维。
成绩考核:采用采用上机情况、程序质量、实习报告相结合的形式,满分为100分。其中课堂表现(出勤、课堂提问情况、课堂参与度、课堂互动的评价)占10%;自学性评价(自主学习能力如文献检索、汇报、评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评价)占10%,实践教学占50%,课程报告大作业占30%。考核要求:
程序应独立完成,程序功能完整,设计方法合理,用户界面良好,系统运行正常。
程序需提交程序设计报告。程序设计报告要求如下:
不少于2000字,需打印。
报告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参考文献、总结。
正文部分应包括:需求分析(说明系统的功能需求)、总体设计(描述软件的总体结构图)、数据库设计(说明数据库中表、每张表的结构)、程序模块设计(含功能需求、用户界面设计、程序代码设计与分析、运行结果等)、系统使用说明。
实训考核记录表
考核方式 | 占实验(实训)成绩的比例% |
形成性评价 | 课堂表现 | 10% |
实践教学 | 50% |
指导性自学评价 | 10% |
终结性评价 | 大作业 | 3% |
总分 |
| 100% |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教材
[1]耿祥义.《Java2实用教程》(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2.参考资源
(1)电子资源
①校园教学FTP ftp://10.120.58.160
②南京中医药大学电子图书馆――中国知网(期刊)http://epub.cnki.net/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CJFQ③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平台 e.njucm.edu.cn
课程教师:吴丽 QQ:553623195
(2)参考书目
① 《Java编程思想(第4版)》,(美)Bruce Eckel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② 《Java程序设计教程(第3版)》,雍俊海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③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苏守宝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