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网站首页
中心介绍
  • 中心简介
  • 实验室概况
  • 人员结构
  • 工作计划
建设情况
  • 建设思路
  • 建设方案
    • 人才培养方案
    • 教学大纲
  • 建设工作情况
实验管理
  • 学校文件
  • 中心文件
  • 管理体制
  • 信息平台
  • 运行机制
  • 管理手段
安全检查
实验开放
  • 开放制度
  • 开放安排
  • 开放申请和策划
  • 开放执行情况
下载专区
学习资料
  • 文件上传
  • 教学视频
  • 多媒体网上学习课件
实验管理1
学校文件
中心文件
管理体制
信息平台
运行机制
管理手段
当前位置: 首页  实验管理1  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

一、实验教学开放运行,保障措施落实得力,中心运行良好

制定和完善《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管理办法》,使得实验中心管理有章可循,管理有序。实验教学经费投入制度化,设立专项经费,规定经费的额度、分配和支持范围,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在资源开放的过程中制定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制度,加强对学生实验素质、技能和严谨治学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遵守实验规范,爱护仪器,树立节约和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管理制度规范化、人性化,以学生为本

实验教学中心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对纳入中心建设的校内外资源实行全面、有序地开放。让学生自主管理,自行开放,自助学习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一批低年级的研究生、本科生积极参加到实验内容开发和课程体系建设中去, 使服务的对象成为服务的主体,保障开放的良好运行。同时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实践技术指导,帮助学生安全合理地有效利用中心资源。

三、实验教学评价办法科学合理,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和改革创新

中心建立了面向教师和学生双向的科学、多元、综合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方法,研制实验教学仪器。对实验教学表现突出的教师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调动了教师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四、实验教学运行经费投入制度化

学校每年根据教学计划下拨足额实验经费用于实验教学,并监督检查经费的专款专用,保证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五、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完善

1.中心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建立、完善了一套适合实验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从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个环节评估实验教学质量,对实验课的课前准备及预实验、课堂实验教学和课后实验报告批改与学生辅导等都做了严格要求和规定,严格新实验和新上岗实验教师的预实验和听课制度。

2.学院专门成立教学检查工作小组,在每学期期中对与实验教学相关的各环节实验教学条件、教学文件、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并专门针对实验教学进行学生评价问卷调查。

3.此外学校还组织教学督导不定期对实验教学进行抽查。同时中心还采取教师互相听课制度与学生教学质量检查员及问卷调查等方式等对实验教学进行不定期的经常性评估,将意见及时反馈给实验教师,并根据科技发展与行业需求不断修订实验大纲并及时调整实验项目。


Copyright © 2005-2013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网络中心制作维护 苏ICP备11032525号-1
地址: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 邮编:210023